报名热线:0736-7313008 网站首页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教学教研聚焦课堂

广州“聚焦课堂”培训心得之四——春天的故事

作者:时间:2009-04-24访问量:


  下了火车,伴随着微凉的晨风,我们一行九人来到了广东省实验中学,参加在此举行的“聚焦课堂”第三轮培训。
  
  早就知道广东省是课改的前沿,所以,当听说这次培训在广州开展时,我就很兴奋,希望在这个春天,在这块孕育“春天的故事”的土地上能有所收获。
  
  两天时间,看了许多,听了许多,也想了许多。
  
  省实给我的印象是:自然环境优美,师生素质很高,关系融洽。
  
  学习环境优美。省实的高中部区绿化很好,自然优美。三栋主要的教学楼既相对独立又都有连廊连接,这也就让各年级学生们既有自己的独立空间,又有相互的联系。
  
  校园文化丰富。各个年级的教学楼都根据学生特点起了不同的名字。高一年级楼叫乐学楼,高二叫恒学楼,高三叫博学楼。还有图书馆、实验室都有自己的名字。在乐学楼、恒学楼有本年级学生优秀作业展示,考试前50名优秀学生照片;在博学楼有针对高三学生的复习方法指导、高三应试对策等宣传栏。这些正面的、积极的宣传,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。在各楼梯道都能见到学生自己写的各种社团活动通知,这些社团活动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,锻炼了他们的能力。可见,在省实,学生的学习不仅表现在课堂上,也贯穿在了课外的活动中。
  
  师生素质很高。两天的听课,让我们见到了一支团结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。推门课上,老师们新的教学理念展示了他们的素质。课后了解到,他们一个年级的老师都在一个大办公室,平时都是集体备课,相互学习。另外,与别的学校间的联系紧密,特别是同年级的老师间联系更多,相互学习。他们这种开放、合作的精神也许就是造就他们高素质的原因。评课会上,他们谦让团结的精神也感动了我们。学生的素质高。无论是课堂上的积极答问还是课下的精神面貌,都展示了学生们的风采。
  
  听课的感受是:
  
  两天的安排很紧凑,都是上午听课,下午集中评课。
  
  第一天的推门课安排的是高一的《荷花淀》,高二的《寒风吹彻》。
  
  两节课各有所长,让我受益匪浅。感觉两节课明显的特点是:一,课堂气氛融洽。老师在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引导者,还是一个参与者,参与到学生的对话中,和他们平等对话。在这样的氛围中,学生都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。二,老师深钻教材。《荷花淀》是经典篇目,秘爱丽老师用比较鉴赏的方法上出了新意,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。《寒风吹彻》是粤教版的一篇散文,是一篇很有深度的文章。杨鲜亮老师选取突破口,扣住主题,引导学生体会了文中的人文精神。
  
  下午评课时,陈钟梁先生的发言与自己的意见不谋而合,但却高屋建瓴,从理论上给了我很多启示。其中“叙述将改变当前语文课的空洞”一句话让我深受启发,也为自己今后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。
  
  第二天的“同课异构”都是上王勃的《滕王阁序》,分别是贵阳清华中学的杨斌老师、广东省实的罗毅老师、上海育才的李强老师。后面两位特级老师的课让我见识到了语文大家的风范。
  
  首先是两位老师的字都是如行云流水,大气磅礴。罗毅老师的学生课余练字,都是在模仿他的书法。能让学生佩服到这种地步,夫复何求!李强老师也说,在上海育才中学很注重老师书法的培训,每周一节课请老师来给教师培训书法。
  
  其次是两位老师对教材的处理都各有特点。本节课安排的是第二课时,是建立在第一节课学生对文章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的。罗毅老师用《古文观止》画本版的12幅图画来解读文本,引导学生深入学习。李强老师用题目领起全文,引导学生整体把握。
  
  第三是两位老师都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,在教学中体现了各自深厚的文学功底。罗毅老师的特点有着广东的地域特色,生活化、幽默化的教学让学生容易接受,理解也快。将自己的理解融入文本,缩短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。李强老师的课堂可以用“典雅”一词来概括。罗毅老师评价李老师的课时说“繁难的课文,深邃的问题”,一节课内能容纳这么多内容,真是功底深厚。确实,李老师给出的“王勃之死是否公平”的思考题很新颖,激发了学生课外探究的兴趣,通过阅读相关文章,可以促使学生将其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文人比较,加深对王勃的了解。
  
  一堂好课,总是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,“促使学生课后主动学习”,我想这就是大师给我的最好启示。
  
  下午的评课,陈钟梁先生的点评给我的古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方法,也使自己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,激起了加强学习的欲望。
  
  两天的时间很快过去,可自己也有意犹未尽之感。看来,这次的新课程培训确实是“一堂好课”,它留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些思考,一些心得,更是指明了我前进的方向,激发了我学习的兴趣。